requestId:688fad811bf523.67147241.
配電網反動已然到來。
本年4月,新動力汽車市場滲透率初次超過傳統燃油乘用車。我國2023年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是“十三五”末裝機規模的近10倍。早在2021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初次超過集中式。據業內專家測算,未來將有數千萬個用戶側的分布式發電設備與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千瓦的各類用電負荷進行電能量交換互動,把持規模呈指數級增長……
(文章來源 微信公眾號:電聯新媒 作者:趙紫原)
以上這些在電力系統用戶側出現的變化,深入影響著配電網的發展格式。“不論是物理形態,還是運行邏輯,配電網都不是以前的那張網了。”《中國電力企業治理》雜志記者近年來走訪多地調研有關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狀況,而“配電網已成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主戰場’”這句話頻繁被說起。
新業態在用戶側落地生根,并構成了足以影響電力系統運行的規模和體量。作為連接供給側和消費側的樞紐,配電網的位置已然舉足輕重。自“雙碳”目標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任務提出以來,我國密集出臺政策推動配電網高質量發展:2021年,《中華國民共和國國平易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成為構建現代動力體系的一年夜亮點;2022年發布的《“十四五”現代動力體系規劃》明包養金額確,加速配電網改革升級,進步配電網接納新動力和多元化負荷的承載力和靈活性;2024年3月,全國兩會上的《當局任務報告》提出“推動分布式動力開發應用”,同年3月發布的《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推動配電網在形態上從傳統的“無源”單向輻射網絡向“有源”雙向交互系統轉變,在效能上從單一供配電服務主體向源網荷儲資源高效設置裝備擺設平臺轉變。7月,《加速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計劃(2024~2027年)》(發改動力〔2024〕1128號)發布,提出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包養一個月價錢等9項專項行動,組織編制建設改革實施計劃,健全配電網全過程治理,制訂修訂一批配電網標準,樹立配電網發展指標評價體系等。
在現實需求與政策導引的雙重激勵下,配電網步進了一場史無前例包養網評價的改革。
觀察配電網的發展,不僅要看新業態增長之“量”,更要看轉型之“效”、發展之“質”。從概況看,是新業態沖擊配電網,而實質是,當下的傳統配電網難以滿足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需求。前者是被動適應,后者需主動應變,配電網發展的頂層設計和底層邏輯亦在顛覆中被重構。
量變:配電網面臨多重挑戰
牽一發而動全身,配電網的變化日新月異,在聚光燈下,其“接不進、控不住、看不清”挑戰非分特別凸起。
“接不進”即配電網的承載才能不強。往年6月,國家動力局開展分布式光伏接包養進電網承載力及晉陞辦法評估試點任務,對6省開展分布式光伏剩余可接進電網容量摸底。結果顯示,除浙江外,其他省份均出現了并網困難的情況。本年以來,多省份陸續暫緩戶用光伏備案,“紅區”不斷舒展。
終年身處配電網一線的電網企業任務人員寧徐波(假名)表現,分布式新動力、電動汽車、新型儲能接進需求疾速增長,和配電網無限承載力之間存在不服衡,部分區域、部分時段存在電力電量反送與正向重過載并存等問題。例如電動汽車負荷單體功率年夜、時空疊加特徵顯著,易產生部分短時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年夜功率沖擊,減輕配電網負擔。
例如,浙江麗水龍泉樟溪外村公變,公變容量200千伏安,臺區下分布式光伏接進32戶、合計容量173.73千瓦,光伏滲透率達到86.9%,白日光照條件傑出的時段是分布式光伏發電岑嶺期,潮水逆向流動,將導致部分電壓抬升,最高用戶電壓高達267.7伏(電壓及格下限值為235伏);而夜晚用電岑嶺期,光伏停發,臺區結尾又會出現電壓偏低情況,最低用戶電壓低至186伏,這種電壓“日高夜低”的“雙向越限”的電能質量問題影響了用戶的用電親身經歷。
“控不住”體現在配電網調節才能不夠。“隨著大批疏散、間歇性、隨機性的分布式電源及充電樁接進配電網,配網運行特征包養網極其復雜,供需均衡、毛病恢復、經濟運行等面臨宏大挑戰。”寧徐波說。
國網冀北電力無限公司經濟技術研討院高級工程師岳昊表現,配電網還面臨調峰消納問題。此前,調峰問題重要集中出現在家鄉的社區裡。宋微神色平靜地回答:「出了在主網,現在這一壓力已不斷向配電網舒展。由于新動力裝機增速遠超負荷增速,尤其是光伏裝機規模和占比年夜幅晉陞,分布式光伏“午間用不完,晚間用不了”的情況客觀存在,電網調峰壓力增年夜。今朝新動力棄電所有的由集中式場站承擔,而配網側的分布式光伏未參與調峰。分布式發電享用固定電價上網,保證性收購,不參與包養軟體調峰,不分攤輔助服務價格、當局性基金及附加和其他運行本錢等候遇,與集中式新動力比擬權責不對等。河南屢次出現屋頂光伏短時年夜發時段,將火電出力壓至最低女大生包養俱樂部、集中式新動力全停調峰情況。上述牴觸在春節期間最為凸起,由于負荷年夜幅包養價格ptt回落、火電“以熱定電”,導致電網調峰與保供保熱“兩頭堵”。
以冀北電網為例,2024年1~10月,因分布式光伏接進導致反向重過載配變數量同比增添75%,配變過電壓越限數量同比增添66%。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新增負荷年夜都集中在城市和縣城地區,而新增分布式光伏年夜部門接進農村低壓配電網。電源裝機與負荷中間城鄉逆向分布態勢疾速加劇,由此帶來的縣域電網與年夜電網潮水年夜進年夜出、縣域配電網內部電網潮水隨機雙向流動等問題,對電網包養網VIP建設、運行帶來全新挑戰。
“看不清”是指配電網感知才能缺乏。新業態的年夜規模發展,不成控原因增多,配電網對感知把持元件的需求海量增長,但當前電網信息感知才能缺乏、調控技術手腕不適應等問題凸起,為配電網平安穩定運行帶來挑戰。
寧徐波指出,新動力感知調控才能需補強。當前配電網對這些新動力設備的感知才能較弱,無法實時把握運行狀態,同時這些以分布式光伏為代表的新動力分布于用戶側,配電網缺少對其進行調節把持的手腕。同時,主配網協同互動體系需補強,整個源荷不確定性、復雜性年夜年夜增添,傳統場景或設備已無法滿足高復雜、高不確定性的運行現狀,需求更先進的主-配-微多層宋微放下毛巾,加快速度填表,免得耽誤對方下班。級把持與治理體包養情婦系的參與。
岳昊告訴記者,冀北地區“煤改電”、游玩、農灌等季節性負荷占比較年夜,導致區域負荷同時率較低,在整體供電才能較為富餘的情況下,依然存在部分地區站間轉供才能缺乏問題,主變重過載現象頻發,2023年,冀北最年夜負載率超過70%的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占比達24%包養條件。今朝,冀北配電包養網網饋線自動化覆蓋率僅為41.5%,自動化設備設置裝備擺設難以支撐源網荷儲資源高效設置裝備擺設,需加速推進效能形態轉型升級。
清華四川動力互聯網研討院電力市場與碳市場研討所副所長蔡元紀從三個方面剖析配電網的重點變化,其一是配電網的負荷形態發生了顯著變化,年夜規模的分布式可再生動力接進,儲能、電動汽車、數據中間等新型負荷疾速增長,供給了必定的負荷周圍一片嘈雜和議論聲。側柔性調節才能。其二是配電網的結構形態發生了變化,從傳統的單鏈環、輻射狀配電網,發展為多鏈環或環網結構,從傳統的交通配電網發展為交直流混聯配電網,運行形式也從傳統的單向傳輸、實時均衡轉變為源網荷儲協同互動的非完整實時均衡形式,增添了主網與配電網的協同把持請求。其三是配電網的數字化請求顯著晉陞,配電網的信息監測、狀態感知、多方通訊包養網車馬費等需求顯著晉陞。
嬗變:透視包養網推薦配電網改造的來時路
配電網所面臨的史無前例的形勢與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挑戰,已絕很是規的升級改革所能夠應對。我國電力系統建設曾有過“重發輕供不論用”的歷史,配電網建設長期處于滯后狀態。2013年8月,國家電網公司召開電網發展包養網任務電視電話會議,相關負責人指出,將解決配電網單薄問題作為當務之急。回顧我國配電網近十余年的沿革與變遷,盡管配電網已逐漸從“副角”走到臺前成為“配角”,但相對于主網,配電網依然相對單薄。
現在,“雙碳”目標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任務的提出,激活了配電網“一池春水”,重“輸”輕“配”逐漸成為過往時。
在投資上,配電網建設引領包養意思未來電網年夜投資時代。3月13日,國務院發布《推動年夜規模設備更換新的資料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計劃》指出,鼎力推動生產設備、用能設備、發輸配電設備等更換新的資料和技術改革。依照往年末中國國際金融股份無限公司的測算,2012年之前,兩年夜電網公司主網投資比重明顯高于配網,以國家電網公司為例,2003至2012年,主配網投包養網VIP資均勻比例約為1.5∶1,而未來三年,配電網年均投資約3000~3500億元,約占當前電網實際年度投資的60%~70%。
同時,國家電網公司各省公司紛紛成立配電部,安排相關任務。南邊電網公司正周全推進電網設備年夜規模更換新的資料,預計2024年至2027年,年夜規模設備更換新的資料投資規模將達到1953億元,配電網靠得住性晉陞工程投資比重達到14.66%。內蒙古電力集團已完成《內蒙古電力集團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任務計劃》的編制任務,為蒙西配電網高質量發展供給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盡管各電網企業不斷進步配電網的投資,可是基于負荷飛快變化、分布式發電火速上馬的現實,僅依附電網企業追加投資依然難以滿足日益復雜的新型配電網需求。配電網高質量發展急需激活更多資本參與。
實際上,自2015年《中共中心國務院關于進一個步驟深化電力體制改造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發布以來,有關增量配電的改造開展已久,但成效寥寥。
為了貫徹落實“中發9號文”及電力體制改造配套文件精力,2016年10月,國家發改委、國家動力局印發《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治理辦法》(發改經體〔2016〕2120號),文件明確,鼓勵社會資本有序投資、運營增量配電網。業內人士認為,增量配網改造的高超之處在于,在不調整存量電力市場好處的同時,放開增量配網投資主體、供區范圍,同時兼具電改、混改的雙重屬性,以小廣博,倒逼電力市場改造。
但是,增量配網這條“鯰魚”并未激起太年夜“浪花”。華北電力年夜學國家動力發展戰略研討院本年1月發布的《20包養軟體23年度增量配電發展研討白皮書》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國家批復的五批次459個試點中,329個試點完成規劃編制,359個試點完成業主優選,256個試點確定供電范圍,227個試點獲得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
部門從業者認為,啟動8年,增量配網改造不及預期,是壟斷環節的蛋糕難分所致。其實否則,增量配網改造不暢卡在價格機制上。
為了兼顧社會公正,當局價格主包養管部門應用穿插補貼來調劑輸配電價。我國電價穿插補貼重要包含省(區、市)內發達地區用戶對欠發達地區用戶的補貼、高電壓等級用戶對低電壓等級用戶的補貼、年夜工業和普通工商業用戶對居平易近和農業用戶的補貼。適度的穿插補貼,有利于保證電力廣泛服務;但假如穿插補貼過重,則晦氣于引導用戶公道消費,并形成社會福利凈損掉,“中發9號文”就提出要“結合電價改造進程,妥當處理穿插補貼問題”。
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設,22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真實輸電本錢(含電網的公道收益)為0.03元/千瓦時,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輸配電本錢(含電網的公道收益)為0.07元/千瓦時。在穿插補貼政策下,220千伏最終執行的輸配電價為0.06元/千瓦時,10千伏輸配電價為0.04元/千瓦時,年夜電網輸配電價不分,吃的是“年夜鍋飯”,輸配電價比例的高下不會影響年夜電網整體支出。增量配網產權清楚,與包養感情上級電網結算時,是其真實本錢與穿插補貼形式下的上級輸電網結算。如若依照上述價格結算,投資0.07元/千瓦時卻僅能收受接管0.03元/千瓦時。真實情況更為復雜,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低壓配電網的運維本錢遠高于高壓輸電網,增量配網經常進不夠出,商業形式天然難以為繼。
顛覆:頂層設計和底層邏輯重構期近
面對不斷變化的負荷側業態和不斷增長的接進容量需求,按傳統方法通過變壓器或線路增容等手腕晉陞配電系統供電才能當然是一種辦法,但這不僅對電網企業的投資才能是一個宏大考驗,且能夠產生大批低效投資,有損于社會整體福利。現有配電系統的供電才能能否有挖潛空間?包養軟體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成山認為,空間是宏大的。
引自《中國動力報》報道,據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成山研討顯示,現有配電系統的資產應用效力尚未獲得充足發揮。重要緣由有兩個:一是依照當前的網架設計原則,必須為能夠的毛病留出備用,對于兩條10千伏饋線手拉手聯絡方法,正常情況下每條饋線只能帶50%的負荷,以便一條饋線包養毛病時能夠將其所帶負荷轉移到另一條饋線上,而此時承接負荷的饋線不會過負荷;二是配電系統在建設時,無論是結構、導線截面還是變電站容量選擇,都是基于全年最年夜負荷來考慮的。但是,最年夜負荷占全年包養一個月價錢的時間能夠不到5%,年夜部門時間的負荷遠低于最年夜負荷值,這就形成平時配電資產的閑置。前者需求配電系統結構的變革,重點加強饋線間的互聯互通。后者需求通過供需互動等手腕,有用下降最年夜負荷。假如能將30%包養app的資產應用率晉陞到60%,配電系統的供電才能相當于實現了翻番。
《中國電力企業治理》雜志刊發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余貽鑫:電網體系結構治理創新的幾個戰略性議題》一文指包養網出,在傳統形式中,我國將電力需乞降分布式發電裝機增長視為外生增長,在此基礎上遵守傳統的靠得住性理念,集中規劃基礎設施以滿足高靠得住性需求。現實情況是,電網的年持續負荷分布曲線上功率年夜于75%的時間少于5%。“在20世紀一向應用這種方式,甜心花園這使得為滿足每年只要幾十小時的岑嶺負荷條件而增添了基礎設施投資,該理念在年夜多數情況下導致產能過剩”“電網的變化已經日益偏離20世紀電網發展所依據的基礎道理和假設,假如不指出這些,會對電網的靠得住性和效能形成嚴重的不良后果”。
岳昊指出,當前,電力市場體系尚不完美、儲能多元價值等“軟件”尚未體現的情況下,短期內仍需通過配電網“硬件”升級解決當前問題。配電網低壓系統堅持必定容量裕度、中壓系統保證可擴展才能,配電網改革升級投資強度逐年加強,加劇了配電網建設改革投資規模增添但應用率降落的牴觸。
換言之,在傳統配電網中,將負荷需求看做是剛性的,即依照滿足系統年最年夜負荷,并留有必定裕度的原則進行規劃和建設。而在實際運行中,大批的配電設備僅用于應對全年的尖峰負荷,構成了資源冗余。新型配電網之新,在于既要保證電力系統平安靠得住,又要進步設備應用率。傳統的發展形式已經到了資源約束的“天花板”,或許說傳統模發展已迫近下限,配電網變革的路徑,要從頂層設計和底層邏輯的顛覆上尋找謎底。
業內人士表現,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對配電網統籌規劃提出了更高請求。長期以來,配電網規劃多沿用傳統的老方式,同時未充足考慮微電網、微能網等新興要素,一味尋求靠得住裕度,使得配電網在應對新挑戰時顯得力不從心,要么導致部分承載受限,墮入“接不進、送不出”的逆境,要么增添了建設和運維本錢、下降系統效力。是以需求加強適應可再生動力跨越式發展的配網規劃體系建設,加強可再生動力、電動汽車、儲能、配電網網架等協同規劃。
天津年夜學電氣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副傳授秦超指出,應重視配電網體系結構的建設。通過科學設計分層分群的電網體系結構,以群作為配電系統中包養站長源網荷儲資源調度優化的基礎單元,清楚界定各參與主體的責權利,為配電包養軟體網高效集成管控供給無力支撐;同時,可使配電網在擾動發生時做出自愈的響應,在緊急狀態下實現“自適應孤島運行”,增強系統整體的韌性葉老師。。
針對當前的牴觸,岳昊認為,起首要補齊電網短板,切實保證配電網高質量發展。持續完美網架結構,依照近遠結合、城鄉統籌的原則,優化電網設施規劃布局,加強主(配)變、線路重過載和電壓越限等凸起問題管理,推進配電設施升級改革,盡快打消供包養網站電卡口,進一個步驟加強縣域電網與主網聯系,防止年夜面積停電風險,統籌考慮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接進需求,加年夜老舊小區配電網建設改革。深度融會先進動力技術、信息通訊技術和把持技術,強化配電網自立調峰、自我均衡才能,促進多元主體靈活便捷接進。
其次,應供需協同發力,配合推進配電網高質量發展。“一方面,針對分布式電源建設周期與電網工程不婚配的問題,科學評估配電網承載才能,并樹立發布和預警機制,以充足應用現有才能滿足分布式電源就近接進、當場消納的需求。另一方面,樹立配電網可接進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容量的信息發布機制,加強負荷密度和條件婚配剖析,科學銜接充電設施點位布局和配電網建設改革工程,穩步晉陞配電網供電保證才能。”岳昊說。
加速數字轉型,也是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必選項。岳昊指出,拓展網絡通訊、年夜數據、自動把持等技術的應用范圍,持續晉陞配電自動化有用覆蓋率,綜合解決配網感知才能缺乏、毛病識別禁絕確、毛病切除不精準、恢復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