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d:68c1be769ea9c7.41330741.
2015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全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發展質量有了新提升,社會事業獲得新進步,民生改善呈現新成效。
一、綜 合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116.4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88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32043.6億元,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34084.8億元,增長9.3%。全省人均生產總值87995元,比上年增長8.3%。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持續提高,全年平均每位從業人員創造的增加值達147314元,比Benz零件上年增加10584元。產業結構加快調整。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5臺北汽車零件.7∶45.7∶48.6,實現產業結構“三二一”標志性轉變。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6個百分點。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6.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6%;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0.1%,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銷售收入4.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29.4%,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經濟活力繼續增強。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47398.7億元,比上年增長8.8%,占GDP比重達67.6%,其中私營個體經濟占GDP比重為43.4%,分別比上年提高0.2個和0.6個百分點。年末全省工商部門登記的私營企業達182.2萬戶,當年新增39.4萬戶,注冊資本72965.4億元,比上年增長30.7%;個體戶387.2萬戶,當年新增63.7萬戶。新型城鎮化成效顯著。年末城鎮化率為66.5%,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區域發展更趨協調。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引領帶動作用逐步顯現,蘇中融合發展、特色發展加快推進,蘇北大部分指標增幅繼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蘇中、蘇北經濟總量對全省的貢獻率達46.2%,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沿海開發有力推進,沿海地區實現生產總值12521.5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19.4%。
就業形勢趨向穩定。年末全省就業人口4758.5萬人,第一產業就業人口875.56萬人,第二產業就業人口2046.16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口1836.78萬人。城鎮地區就業人口3076.2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0%;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77.74萬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3.34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20.97萬人。
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7%,其中城市上漲1.7%,農村上漲1.5%。汽車空氣芯分類別看,食品上漲3.0%德系車材料,煙酒及用品上漲1.9%,衣著上漲3.0%,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2.8%,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上漲1.6%,交通和通信下跌2.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VW零件1.8%,居住上漲0.9%。在食品中,糧食上漲2.6%,肉禽及其制品上漲5.3%,水產品上漲1.8%,鮮菜上漲10.3%,油脂下跌5.3%,蛋下跌7.2%。工業生產者價格低位運行。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跌4.7%,其中生產資料下跌5.6%,生活資料下跌0.4%。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跌較大的類別中,石油加工和煉焦加工業下跌21.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跌18.9%,化學纖維制造業下跌12.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跌10.8%,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跌8.3%。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跌7.9%;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跌0福斯零件.4%。
表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及其構成情況(以上年為100)
指 標
全省
城市
農村
居民消費價格
101.7臺北汽車材料
101.7
101.5
食品
103.0
102.8
103.5
#糧食
102.6
102.2
103.2
煙酒及用品
101.9
101.7
102.4
衣著
103.0
103.1
102.7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102.8
103.0
102.1
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
101.6
101.6
101.7
交通和通信
97.3
97.3
97.1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101.8
102.2
100.6
居住
100.9
101.2
100.0
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一些結構性矛盾和深層次問題,如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創新能力不夠強,新增長點支撐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城鄉區域發展不夠平衡,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收入差距仍然較大,生態環境質量尚未根本好轉等。
二、農林牧漁業
農業生產平穩。糧食總產實現“十二連增”,全年總產量達3561.3萬噸,比上年增產70.7萬噸,增長2.0%;夏糧1271.7萬噸,增長1.4%;秋糧2289.7萬噸,增長2.4%。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42.5萬公頃,比上年增加4.9萬公頃;棉花面積9.4萬公頃,減少3.8萬公頃;油料面積47.5萬公頃,減少2.4萬公頃;蔬菜面積143.1萬公頃,增加5.9萬公頃。
林牧漁業總體穩定。全年造林面積4.1萬公頃,比上年下降30%。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59.2萬噸,比上年下降2.7%;禽蛋總產量196.2萬噸,增長0.8%;牛奶總產量59.6萬噸,下降1.9%;水產品總產量522.1萬噸,增長0.6%,其中淡水產品372.9萬噸,海水產品149.2萬噸,分別增長1.2%和下降0.8%。
現代農業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比重超過50%,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5%,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分別達到2.8萬家和7.2萬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進展順利。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402.6萬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4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1.4萬公頃;新增設施農業面積4.2萬公頃; 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827.5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8%。
表2主要農產品產量情況
產品名稱
產量(萬噸)
比上年增長(%)
糧食
3561.3
2.0
棉花
11.7
-26.7
油料
143.1
-2.4
#油菜籽
106.3
-3.4
花生
35.1
0.7
蠶繭
5.0
-12.6
茶葉
1.4
-0.8
水果(含瓜果類)
934.3
8.4
豬牛羊禽肉
359.2
-2.7
水產品
522.1
0.6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運行保持穩定。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3%,其中輕工業增長7.6%、重工業增長8.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工業增長1.6%,集體工業增長10.4%,股份制工業增長10%,外商港澳臺投資工業增長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控股汽車零件報價工業增長2.1%,私營工業增長11%。
企業效益穩步改善。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Skoda零件主營業務收入148283.8億元,比上年增長4.8%;利稅15907.1億元,增長9.3%;利潤9617.1億元,增長9.1%。企業虧損面13.8%,比上年末上升Bentley零件0.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貢獻率、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分別為16.8%、6.5%和7%。
表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情況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紗
萬噸
568.76
3.0
布
億米
95.68
5.2
化學纖維
萬噸
1430.62
7.9
卷煙
億只
1046.09
0.7
彩色電視機
萬臺
1626.20
33.1
家用電冰箱
萬臺
907.65
-9.2
房間空調器
萬臺
404.29
-21.4
發電量
億千瓦時
4351.78
0.2
粗汽車機油芯鋼
萬噸
10995.17
10.4
鋼材
萬噸
13560.81
6.5
十種有色金屬
萬噸
39.76
30.1
水泥
萬噸
18013.66
-7.3
硫酸
萬噸
371.77
4.2
純堿
萬噸
279.86
-12.2
乙烯
萬噸
154.34
-0.7
化肥(折100%)
萬噸
203.76
-3.8
汽車
萬輛
121.75
-3.9
#轎車
萬輛
67.56
-9.3
民用鋼質船舶
萬載重噸
2185.47
6.1
太陽能電池
萬千瓦
2236.74
21.8
發電設備
萬千瓦
651.58
-5.9
微型電子計算機
萬臺
5911.59
-15.3
集成電路
億塊
369.52
12.1
程控交換機
萬線
0.80
-58.9
先進制造業增勢良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汽車制造業實現產值7128.8億元,比上年增長9.6%;醫藥制造業產值3551.6億元,增長14.5%;專用設備制造業產值5943.4億元,增長6%;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產值16910.3億元,增長8.7%;通用設備制造業產值8803.8億元,增長6.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產值19334.4億元,增長9.4%。
建筑業穩定發展。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24785.8億元,比上年增長0.8%;竣工產值20431.4億元,增長8.0%;竣工率達82.4%;全省建筑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750.4億元,增長1.4%;建筑業勞動生產率為29.7萬元/人,增長0.2%;建筑業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15592萬平方米,增長1.2%;竣工面積76823.9萬平方米,與上年持平,其中住宅竣工面積56384.4萬平方米,增長1.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905.2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其中,國有及國有經濟控股投資10004.9億元,增長7.4%;港澳臺及外商投資3902.4億元,下降6.1%;民間投資31997.8億元,增長14.0%,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69.7%。分類型看,完成項目投資37751.5億元,比上年增長13.3%;房地產開發投資8153.7億元,下降1.1%。
投資結構持續調優。第一產業投資232.2億元,比上年增長12.2%;第二產業投資22891億元,增長12.8%;第三產業投資22782億元,增長8.3%。第二產業投資中,工業投資22757.5億元,增長12.4%,其中制造業投資21210.6億元,增長11.0%。高新技術產業投資7535.5億元,增長9.7%,占工業投資比重達33.1%。
重點項目扎實推BMW零件進。全年新開工項目44962個,比上年增長25.6%;完成投資26972.2億元,增長20.2%。其中,億元項目4536個,下降2.6%;完成投資10006.3億元,與上年持平。200個省級重大項目進展順利。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平穩運行。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87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3%。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3252.3億元,增長10.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624.5億元,增長10.9%。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23456.7億元,增長10.3%;餐飲收入額2420.1汽車材料報價億元,增長10.5%。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9.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8.2%,金銀珠寶類增長5.6%,日用品類增長6.7%,五金、電料類增長10.6%,書報雜志類增長11.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9.5%,中西藥品類增長14.2%,通訊器材類增長18.1%,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7.7%,家具類增長14.5%,石油及制品類下降2%,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9%,汽車類增長4.7%。
六、開放型經濟
進出口小幅下降。全年進出口總額5456.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2%。其中,出口總額3386.7億美元,下降0.9%;進口總額2069.5億美元,下降6.7%。出口總額中,對美國出口728億美元,比上年奧迪零件增長3.7%;對歐盟出口607.9億美元,下降4.3%;對日本出口280.8億美元,下降9%;對韓國出口166.8億美元,增長0.2%;對東盟出口351.1億美元,增長2.6%;對臺灣省出口137.8億美元,下降3%;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出口347.9億美元,下降0.2%;對俄羅斯出口34.7億美元,下降29%;對印度出口96.3億美元,增長11.8%;對拉丁美洲出口189.3億美元,下降1.4%;對非汽車冷氣芯洲出口87億美元,下降6.4%。
表4進出口貿易主要分類情況
指標
絕對數(億美元)
比上年增長(%)
出口總額
3386.7
-0.9
#一般貿易
1552.5
-2.0
加工貿易
1479.6
-0.8
#工業制成品
3285.6
-1.1
初級產品
51.0
-9.0
#機電產品
2247.5
1.5
#高新技術產品
1310.9
1.3
#國有企業
307.4
0.4
外商投資企業
1938.9
-2.5
私營企業
1068.2
1.3
進口總額
2069.5
-6.7
#一般貿易
835.8
-7.3
加工貿易
817.1
-5.5
#工業制成品
1749.5
-4.9
初級產品
253.4
-23.3
#機電產品
1268.2
-1.7
#高新技術產品
907.6
0.4
#國有企業
142.2
-12.3
外商投資企業
1434.3
-5.1
私營企業
455.9
-8.0
境外投資加快發展。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580家,新批協議外資393.6億美元;實際到賬注冊外資242.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3.8%。新批及凈增資9000萬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資大項目235個。全年新批境外投資項目879個,比上年增長19.4%;中方協議投資10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2.8%。
開發區經濟穩定發展。全省開發區實現業務總收入18.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50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全省開發區實現進出口總額4395億美元,占全省總量的80.6%;其中,出口總額2671億美元,占全省總量的78.9%;實際到賬注冊外資193億美元,占全省總量的79.5%。
七、交通運輸、郵政電信業和旅游業
交通運輸業基本平穩。全年旅客運輸量、貨物運輸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3%和2.5%,旅客周轉量、貨物周轉量分別增長1.0%和5.0%。完成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20.8億噸,比上年增長3.1%,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4.0億噸,增長4.7%;集裝箱吞吐量1605.5萬標準集裝箱,增長 7.0%。年末全省公路里程15.9萬公里,比上年新增1283.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539.1公里,新增50.8公里。鐵路營業里程2679.2公里,鐵路正線延展長度4569.7公里。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1247.9萬輛,凈增143.9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3.0%。年末個人汽車保有量1076.9萬輛,凈增141.2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5.1%。其中,個人轎車保有量773.9萬輛,凈增108.2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6.3%。
表5各種運輸方式完成運輸量
運輸
方式
貨物周轉量
貨運量
旅客周轉量
客運量
絕對數(億噸公里)
比上年
增長(%)
絕對數
(萬噸)
比上年增長(%)油氣分離器改良版
絕對數(億人公里)
比上年增長(%)
絕對數
(萬人)
比上年增長(%)
總計
7374.0
5.0
209120.7
2.5
1566.4
1.0
153942.6
-1.3
鐵路
303.7
-12.3
5065.7
-16.8
613.5
8.1
16115.9
7.6
公路
2054.0
3.8
117526.0
2.7
835.0
-1.9
134553.0
-2.0
水路
4392.0
7.6
73641.0
4.2
2.7
-10.9
2392.1
-6.7
民航
1.0
-4.4
7.0
-1.3
115.2
8.5
881.6
8.9
管道
623.3
1.2
12881.0
1.0
—
—
—
—
發佈留言